7a81e367b715a8810501ebd27e541823 

保媽經常被問到....

寶寶副食品要怎麼準備??  會不會很難??

要買甚麼特殊器具嗎??

寶寶要吃多少量呢?? 怎麼吃才均衡呢??

 

上網搜尋資料、網購一堆寶寶餵食用品,

找個休假日,去市場買食材,回家洗、切、煮,

在廚房揮汗奮戰一番,可能還會發生刀傷、燙傷等小意外,

滿滿的愛心+熱情,但寶寶卻不太領情.....

寶寶可能吃一口吐一口

(其實是反射動作,還在學習如何運用舌頭將食物往喉嚨送)

或是吃兩三口就不吃了(可能是注意力在其他事物上)

吃了老半天,只吃一點點(準備的份量太多?)

然後..愛心及熱情就化為挫敗的表情了

 

其實寶寶的副食品從4~6個月大至1歲,有急遽的變化,

型態從液體、泥狀、碎狀到一口大小,

食材從穀類、蔬果、肉類到甚麼都可以吃,

除非極度偏食且奶量不足,

否則真的不需要太擔心會營養不良!!

不然問問自己的爸媽,

當年是準備甚麼食物給我們吃???

....就“米阿麩(米麩)”跟“呼林粉(奶粉)“攪攪,用湯匙餵啊....

長大一點就嘴先咬咬,再餵啊....

青菜餵,青菜大啦...

(以上請自行翻譯成台語)

 

怎麼在父母那一代不是問題的問題,

到現在知識那麼豐富、容易取得後,

變成超棘手的問題???



 

保媽跟大家分享專業及經驗.......

(個人想法及建議且文長,不認同者請慎入.....)



Q1:器具要買嗎???

經濟考量優先,若能力有限.....

製備器具:家裡現有的菜刀及砧板就夠了!!(甚麼??沒有??請去39元商店選購)

餵食器具:專屬的餵食椅是需要的,這是建立寶寶良好飲食習慣的第一步!

可以將學步車架高、汽車座椅綁在餐椅上、嬰兒推車打開來用...等,發揮一椅多用!!

真的都沒有??請去菜市場買20元一雙的女性絲襪,把寶寶綁在家裡的椅上吧(開玩笑)

其他的寶寶餐碗、餐盤、餵食匙、學習湯匙、學習筷、學習杯...都可以用家裡現有的餐具取代

(講真的..以前哪有那麼多寶寶用品,了不起就是奶瓶跟奶嘴而已,當年紙尿布還要有錢人才用得起呢!!!)

 

若金錢不是問題.....

想買啥就買啥,增加消費,促進市場經濟繁榮啊!!

不好用、不再使用的物品,就上網拍賣唄!!

 

若手頭不會太緊,但又沒到可以任意揮霍的地步.....

製備器具:

(1)電動攪拌棒1支或個人杯果汁機1台

(主要功能~~食物打成泥狀,用切的?用磨的? 手很痠耶

打算生個2~3胎的,買1000元以上的,馬達比較有力且耐操;不然就賭一把,買個699899的,能撐個半年就好!!)

(2)食物專用剪刀

39元商店的就很好用,不小心遺失也不心疼

(3)菜刀、砧板

家裡原有的即可,

但為了衛生安全,建議至少要有2組刀及砧板(生、熟食各一組),

可用不同顏色區分,或貼膠帶!!

切水果要算熟食喔~~~

廚房設備 

餵食器具:

(1)餵食椅

專屬的餵食椅是需要的,讓寶寶一開始接觸副食品時,

同時熟悉在專屬座位上用餐,用餐結束後,才可離開座位。

這是建立寶寶良好飲食習慣的第一步!

餵食椅的高度最好和家裡餐桌同高,

堅固耐用好清洗,可用至寶寶3~4歲能坐穩在大人餐椅為止。

保媽個人偏愛IKEA的餐椅,設計簡單又重量輕,移動方便,

當寶寶還坐不穩時,可以在椅子週邊塞些毛巾輔助,

初期吃的髒兮兮時,只要在座位底下墊報紙,用餐結束後,報紙收掉、整張椅子搬到浴室沖洗一下就好;

若寶寶的SIZE沒有太大隻的話,可用到3歲多。重點是價格只要一張小朋友還有找…

當然,如果你想要等寶寶長大些,吃飯跑給你追當親子運動的話,就可以省下這筆預算!

(2)其他餵食餐具

餵食餐具可視每個寶寶的需要而購買。但依保媽的經驗,根本都不需要!

保媽曾買過餵食湯匙,用沒兩個星期就變色(胡蘿蔔餵太多?)、變質(每天用蒸氣鍋消毒),最後改用菜市場10元一隻的不銹鋼湯匙,好洗又耐用,寶寶一樣吃的津津有味!

也買過可固定在桌面上的吸盤碗,老是被哥哥當玩具,吃飯時一直在研究怎麼把它拆下來,最後也是改用不銹鋼碗,重點是盛裝食物的份量約碗的1/5就好!

學習水杯大概是用最久的(2個月),吸管咬破後就改用喝養樂多的小吸管+杯子,1歲後就已經會喝鋁箔包的保久乳。想讓寶寶躺著喝?趴著喝?甚麼姿勢都能喝?其實喝水也算是用餐的一種,從小就養成坐姿不正的用餐習慣,不太好吧!!剛開始使用吸管喝水可能會嗆到、會噴出來、會弄髒衣服,但這也是訓練寶寶小肌肉及肢體協調的機會,大人可從旁輔助即可。

還買過學習湯匙、學習筷;哥哥完全不賞臉,說跟爸爸用的不一樣,把玩一下就還我,堅持要用跟大人一樣的。後來弟弟也跟進,直接學著使用大人的餐具。

 

Q2:寶寶要吃多少量呢??

每個寶寶食量不一,就算是同一個寶寶,請記住:寶寶是人,不是機器人!

既然是人,會有食欲好及食欲不好的時候,吃的量也會有時多有時少,這都是正常「人」的反應。

研究發現:寶寶有自我調節食量的控制中樞,因此評估寶寶的食量,應以「週」為單位,而非是「天」!

也就是說,寶寶這兩天吃得少,後兩天可能就會吃的多些,會自我調節;

但若把這控制中樞搞混了,就種下了寶寶長大成人後易變成肥胖體質的種子。

常常碰到很多家長,在寶寶開始出現食欲不好,而吃的較少些時,就非常緊張,

努力餵、想到就餵,搞的寶寶情緒更差更不想吃,家長更心急更瘋狂餵,

然後親子關係搞差了,吃飯變成苦差事,陷入惡性循環!


在寶寶食欲不佳時,應先排除生病的因素,

若非生病造成,可以從變化食物、延長餵食時間間隔、移除易分心的事物(玩具或非餵食者的其他家人)做起,

每次用餐時間控制在30分鐘,未吃完就作罷,

等到下一餐時間到時才能用餐,

同時要和其他家人協調好,餐與餐之間不可再提供任何食物(包含奶、水果、點心、零食…)

觀察2週後,若食欲及食量仍明顯低落,應立即至小兒科就診,查看是否有其他生理因素。


要如何才能知道寶寶吃的量夠不夠呢?

寶寶的體位觀察是最簡便的方式,打開寶寶手冊的前頁,都有身高、體重曲線表,

只要觀察寶寶的體位差不多是在同一條曲線上下震盪,就無需太擔心!

若不知道使用此表的方法,可在寶寶打預防針時,請醫護人員教導喔!



Q3:寶寶要怎麼吃才均衡呢??

食物有分六大類,依照衛生福利部建議的份量及種類可以這樣吃。

也可參考新北市政府出版的嬰幼兒食譜─

【食譜分享】讓新手爸媽輕鬆搞定嬰幼兒副食品~~新北四季好食材 嬰兒副食品食譜


若寶寶有偏食情形時,

先釐清是某一種食物(苦瓜、紅蘿蔔、青椒…)不喜歡?

還是整類的食物(所有蔬菜都不碰)都不吃?

若只是某一種食物不愛吃,不需太強求(我才不信你自己都沒有不愛吃的食物)

可過一段時間調整烹調方法後再試試;

但若是整類的食物都不愛,就容易會有營養素不均的症狀出現,

請諮詢專業的營養師,找出替代食物或解決方法吧!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嬰幼兒
    全站熱搜

    超級保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